好文分享-瘋手機 電腦 電視?吃掉寶寶發展力! - BabyHome 寶貝家庭
好文分享-瘋手機 電腦 電視?吃掉寶寶發展力! - BabyHome 寶貝家庭: 瘋手機 電腦 電視?吃掉寶寶發展力!
媽咪寶貝 10月號 NO.136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蔣立德
富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高芬芳
玩具提供/樂雅
模特兒/活潑哥哥Ayden、迷人妹妹Alyssa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以前總是被大人明誡三申五令禁止蹲在電視機前,沒想到還過不到一世紀的時間內,現在小孩的手上正無時無刻拿著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歡樂的玩耍呢!過去聽聞「電視兒童」會帶來的不良影響,日後不曉得是否也會出現「電腦兒童」或是「手機兒童」?儘管高科技產品延伸的問題仍處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假說階段,但本篇我們仍試圖從不同角度,認真看待科技如何改變與影響孩子們的未來。
Part1電視電腦電玩篇
科技,讓我們回不去了
我們的生活儼然已被科技所駕馭,無論是居家、辦公或是公共場所,科技在短短時間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套一句流行之語「科技,讓我們回不去了」。既然科技生活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要如何保有正確的心態,才不至於淪為被科技給綁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電視、電腦、電玩與手機,「怎麼用」、「怎麼玩」、「怎麼看」的觀點和輿論,我們相信未來將會持續發酵。
尤其面對懵懂無知的嬰幼兒,他們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正一點一滴的向外界接收大大小小的資訊,朝五花八門的花花世界中走去。任何東西總是一體兩面,我們無法輕言斷定科技會造成不良影響,但我們似乎也無法完全認同科技就是一切!
此外,本篇重點也將回到問題的根本,親愛的大人們,我們正要和孩子曉以大義前,請先問問您自己,也被電腦、電玩、手機給控制了嗎?嬰幼兒還處於蒙懂之際時,我們不可否認,他是跟在大人身旁跟著看、跟著聽、跟著學,大人如何掌握正確心態,學會主動駕馭科技,讓科技或是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最大的效益與好處,也是我們想要進一步揭示的內容。
聲光刺激電視畫面好精彩
由於生活型態與住宅方式的改變,對生活在e世代的我們來說,許多孩子放學後或是假日幾乎成為標準的三電一族(電腦、電玩、電視)。電視的發明,開展了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新扉頁,被多數人接受、消費與同時欣賞。
現在,在臺灣,電視頻道不再像過去只有老三臺的選擇,目不暇給的節目任君選擇,取代過去茶餘飯後蒲扇飄香,或是恬靜悠然的寧靜夜晚。遙控器則成為家庭客廳的寵兒,冷不防為它上演爭風吃醋的陳舊戲碼!
近視肥胖躲不了
現在的電視頻道還有專為孩童設計的節目清單,但畢竟孩子有些時候是跟著大人共同收看電視,一不小心將會看到暴力血腥、不堪入目或是毫不修飾的畫面播映。除了內容讓許多專家學者不禁擔憂,事實上,電視為嬰幼兒帶來的危機,不只是內容畫面這麼簡單。
今年暑假一過,新聞便披露:臺北市衛生局針對四到七歲學齡前幼童,進行視力篩檢,發現大部分幼童的視力異常是「屈光不正」,每四個學齡前兒童,就有一人近視。新聞進一步訪問眼科醫師,醫師表示最近常發現,幼童喜歡拿家長的iPhone、iPad玩,甚至吃飯出門都在玩,結果一天玩個三、四小時,短短兩個月近視就惡化100度。
除了觀看電視、把玩電腦的時間過長,會影響視力的發展外,也讓孩子的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孩子,大人也可想想你在看電視時,是不是喜歡一口接著一口吃著零食,而且還不自覺得越吃越多,彷彿催了眠一樣。
注意力無法集中
美國兒科醫學會曾聲明反對兩歲以下的孩子收看電視,因為電視的畫面頻率跳動太快,恐造成孩子專注力無法集中,而聲光與畫面被動的刺激,也可能影響孩子腦部發育的思考與判斷,不贊成孩子花太多的時間在電視機面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蔣立德醫師表示,聲光刺激將對孩子的注意力有所影響,他以站在精神科的立場說明,雖然根據統計,臺灣有百分之七到十的孩子有過動症,但出現過動症狀的孩子不見得都是過動兒!孩子長久接觸聲光刺激之下,可能會加重注意力缺失,容易分神,念書無法集中,甚者呈現類似過動兒的狀況,或表現更強的衝動性。
神奇寶貝事件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在日本轟動一時的神奇寶貝,十幾年前因為大量使用聲光效果,曾在電視上四秒內出現高頻連續閃光,因而導致數百名幼童同時產生「光過敏性癲癇症候群」而緊急送醫。蔣立德醫師指出,這事件或許聽來極端,但的確是孩子在大量的聲光刺激下產生不良反應的嚴重案例。此外,過強的聲光刺激,也會導致近視或聽力發展上的障礙。
謝明慧心理師也談到:「為什麼我們會說不要變成電視兒童,第一步除了眼睛會受到影響外,不建議小貝比涉足大量的聲光刺激,過去美國研究曾經指出,電視、電玩呈現一個快速閃光的連續畫面,對於專注力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也曾經出現孩子在聲光刺激下誘發腦部放電的情形。」這是生理刺激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電視,究竟應該要帶給我們知識性、休閒性還是疲勞性的聲光轟炸?
電腦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年代
網路改變學習的方式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其《雙城記》一開頭便寫到「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昧的年代」。對新世紀的孩子來說,的確擁有比過去更豐富、更多元的物質環境,網路電信的世界也賦予人類多面向的學習、生活、工作與溝通的方式。
富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高芬芳表示,科技生活必然是個趨勢,除非我們刻意禁止絕緣,否則無可避免會接觸到。高芬芳進一步談到,現在的孩子在上小學時,可能就被老師要求使用電腦做作業,課堂上,老師拿著ipad當作教具來使用,這絕對是過去年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她指出網路開始之初,我們不也視為洪水猛獸?若是將網路視為一種工具,發明與使用者都在人類身上,我們反而要去探討為什麼要將網路應用在不好的行為上,而不是去指陳工具的不對!
高芬芳表示,秉持正確的心態使用電腦、網路,它,不見得是不好的東西。相對的,要讓孩子學會在固定的時間內做好應用與分配,養成正確的習慣,反之大人越去阻擋孩子,會讓孩子產生好奇。
與過去二十年前相比,孩子經歷的一切事物,都是當初的我們料想不到的成長歷程。相信,電腦輕易的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型態。然而,這是世代間必然存在的差異,無關乎好或壞。
無可自拔的成癮現象
網路,真是個好工具,但網路成癮就讓許多人頭大了。
成癮通常發生在成人身上,但孩子出現的比率也不亞於成人!蔣立德醫師表示,嬰幼兒可能在收看電視、或手機電玩的使用上出現過度的情形。而孩子常不曉得成癮的定義,更不清楚如何去控制使用的頻率。
身為父母親,應該如何觀察孩子成癮?可以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是否過於固定,不斷從事某項事情,反而忽略許多常規與該做的事,像是吃飯、睡覺等等。蔣立德醫師指出,學齡前的孩子相對沒有學業上的壓力,因此父母親只能去觀察孩子異樣的生活習慣;一旦發現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規律性,便有可能已經成癮。
而在網路成癮上,則要觀察孩子是否有使用過量的情形,或是孩子是否出現所謂的戒斷症狀:例如當孩子沒有辦法接觸到網路時,腦中會不斷想到關於網路的事情,出現焦慮度升高的情況,甚者會出現一些激烈的反彈(例如父母將網路切斷,孩子會大發脾氣、情緒失控);或是出現耐受性的問題:例如以前若是上網一小時,慢慢的現在必須要增加上網到兩小時才覺得足夠,或是對電玩的配備需求要求越來越多,藉由不斷增加的量與質才能達到以前上網的感覺;蔣立德醫師認為,網路成癮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生活作息規律、學業與同儕關係、甚至親子間的互動,不可不謹慎看待。
詳細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月號
謝明慧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軍松山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成大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現任:臺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蔣立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現職: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
高芬芳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經歷:電信加值服務公司總監
現職:富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手機及平板電腦應用規劃顧問
- 已使用 Google 工具列寄出
媽咪寶貝 10月號 NO.136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蔣立德
富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高芬芳
玩具提供/樂雅
模特兒/活潑哥哥Ayden、迷人妹妹Alyssa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以前總是被大人明誡三申五令禁止蹲在電視機前,沒想到還過不到一世紀的時間內,現在小孩的手上正無時無刻拿著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歡樂的玩耍呢!過去聽聞「電視兒童」會帶來的不良影響,日後不曉得是否也會出現「電腦兒童」或是「手機兒童」?儘管高科技產品延伸的問題仍處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假說階段,但本篇我們仍試圖從不同角度,認真看待科技如何改變與影響孩子們的未來。
Part1電視電腦電玩篇
科技,讓我們回不去了
我們的生活儼然已被科技所駕馭,無論是居家、辦公或是公共場所,科技在短短時間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套一句流行之語「科技,讓我們回不去了」。既然科技生活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要如何保有正確的心態,才不至於淪為被科技給綁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電視、電腦、電玩與手機,「怎麼用」、「怎麼玩」、「怎麼看」的觀點和輿論,我們相信未來將會持續發酵。
尤其面對懵懂無知的嬰幼兒,他們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正一點一滴的向外界接收大大小小的資訊,朝五花八門的花花世界中走去。任何東西總是一體兩面,我們無法輕言斷定科技會造成不良影響,但我們似乎也無法完全認同科技就是一切!
此外,本篇重點也將回到問題的根本,親愛的大人們,我們正要和孩子曉以大義前,請先問問您自己,也被電腦、電玩、手機給控制了嗎?嬰幼兒還處於蒙懂之際時,我們不可否認,他是跟在大人身旁跟著看、跟著聽、跟著學,大人如何掌握正確心態,學會主動駕馭科技,讓科技或是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最大的效益與好處,也是我們想要進一步揭示的內容。
聲光刺激電視畫面好精彩
由於生活型態與住宅方式的改變,對生活在e世代的我們來說,許多孩子放學後或是假日幾乎成為標準的三電一族(電腦、電玩、電視)。電視的發明,開展了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新扉頁,被多數人接受、消費與同時欣賞。
現在,在臺灣,電視頻道不再像過去只有老三臺的選擇,目不暇給的節目任君選擇,取代過去茶餘飯後蒲扇飄香,或是恬靜悠然的寧靜夜晚。遙控器則成為家庭客廳的寵兒,冷不防為它上演爭風吃醋的陳舊戲碼!
近視肥胖躲不了
現在的電視頻道還有專為孩童設計的節目清單,但畢竟孩子有些時候是跟著大人共同收看電視,一不小心將會看到暴力血腥、不堪入目或是毫不修飾的畫面播映。除了內容讓許多專家學者不禁擔憂,事實上,電視為嬰幼兒帶來的危機,不只是內容畫面這麼簡單。
今年暑假一過,新聞便披露:臺北市衛生局針對四到七歲學齡前幼童,進行視力篩檢,發現大部分幼童的視力異常是「屈光不正」,每四個學齡前兒童,就有一人近視。新聞進一步訪問眼科醫師,醫師表示最近常發現,幼童喜歡拿家長的iPhone、iPad玩,甚至吃飯出門都在玩,結果一天玩個三、四小時,短短兩個月近視就惡化100度。
除了觀看電視、把玩電腦的時間過長,會影響視力的發展外,也讓孩子的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孩子,大人也可想想你在看電視時,是不是喜歡一口接著一口吃著零食,而且還不自覺得越吃越多,彷彿催了眠一樣。
注意力無法集中
美國兒科醫學會曾聲明反對兩歲以下的孩子收看電視,因為電視的畫面頻率跳動太快,恐造成孩子專注力無法集中,而聲光與畫面被動的刺激,也可能影響孩子腦部發育的思考與判斷,不贊成孩子花太多的時間在電視機面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蔣立德醫師表示,聲光刺激將對孩子的注意力有所影響,他以站在精神科的立場說明,雖然根據統計,臺灣有百分之七到十的孩子有過動症,但出現過動症狀的孩子不見得都是過動兒!孩子長久接觸聲光刺激之下,可能會加重注意力缺失,容易分神,念書無法集中,甚者呈現類似過動兒的狀況,或表現更強的衝動性。
神奇寶貝事件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在日本轟動一時的神奇寶貝,十幾年前因為大量使用聲光效果,曾在電視上四秒內出現高頻連續閃光,因而導致數百名幼童同時產生「光過敏性癲癇症候群」而緊急送醫。蔣立德醫師指出,這事件或許聽來極端,但的確是孩子在大量的聲光刺激下產生不良反應的嚴重案例。此外,過強的聲光刺激,也會導致近視或聽力發展上的障礙。
謝明慧心理師也談到:「為什麼我們會說不要變成電視兒童,第一步除了眼睛會受到影響外,不建議小貝比涉足大量的聲光刺激,過去美國研究曾經指出,電視、電玩呈現一個快速閃光的連續畫面,對於專注力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也曾經出現孩子在聲光刺激下誘發腦部放電的情形。」這是生理刺激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電視,究竟應該要帶給我們知識性、休閒性還是疲勞性的聲光轟炸?
電腦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年代
網路改變學習的方式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其《雙城記》一開頭便寫到「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昧的年代」。對新世紀的孩子來說,的確擁有比過去更豐富、更多元的物質環境,網路電信的世界也賦予人類多面向的學習、生活、工作與溝通的方式。
富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高芬芳表示,科技生活必然是個趨勢,除非我們刻意禁止絕緣,否則無可避免會接觸到。高芬芳進一步談到,現在的孩子在上小學時,可能就被老師要求使用電腦做作業,課堂上,老師拿著ipad當作教具來使用,這絕對是過去年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她指出網路開始之初,我們不也視為洪水猛獸?若是將網路視為一種工具,發明與使用者都在人類身上,我們反而要去探討為什麼要將網路應用在不好的行為上,而不是去指陳工具的不對!
高芬芳表示,秉持正確的心態使用電腦、網路,它,不見得是不好的東西。相對的,要讓孩子學會在固定的時間內做好應用與分配,養成正確的習慣,反之大人越去阻擋孩子,會讓孩子產生好奇。
與過去二十年前相比,孩子經歷的一切事物,都是當初的我們料想不到的成長歷程。相信,電腦輕易的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型態。然而,這是世代間必然存在的差異,無關乎好或壞。
無可自拔的成癮現象
網路,真是個好工具,但網路成癮就讓許多人頭大了。
成癮通常發生在成人身上,但孩子出現的比率也不亞於成人!蔣立德醫師表示,嬰幼兒可能在收看電視、或手機電玩的使用上出現過度的情形。而孩子常不曉得成癮的定義,更不清楚如何去控制使用的頻率。
身為父母親,應該如何觀察孩子成癮?可以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是否過於固定,不斷從事某項事情,反而忽略許多常規與該做的事,像是吃飯、睡覺等等。蔣立德醫師指出,學齡前的孩子相對沒有學業上的壓力,因此父母親只能去觀察孩子異樣的生活習慣;一旦發現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規律性,便有可能已經成癮。
而在網路成癮上,則要觀察孩子是否有使用過量的情形,或是孩子是否出現所謂的戒斷症狀:例如當孩子沒有辦法接觸到網路時,腦中會不斷想到關於網路的事情,出現焦慮度升高的情況,甚者會出現一些激烈的反彈(例如父母將網路切斷,孩子會大發脾氣、情緒失控);或是出現耐受性的問題:例如以前若是上網一小時,慢慢的現在必須要增加上網到兩小時才覺得足夠,或是對電玩的配備需求要求越來越多,藉由不斷增加的量與質才能達到以前上網的感覺;蔣立德醫師認為,網路成癮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生活作息規律、學業與同儕關係、甚至親子間的互動,不可不謹慎看待。
詳細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月號
謝明慧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軍松山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成大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現任:臺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蔣立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現職: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
高芬芳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經歷:電信加值服務公司總監
現職:富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手機及平板電腦應用規劃顧問
- 已使用 Google 工具列寄出
留言
張貼留言